中國人反日之原因概說




影片轉載自互聯網





  在敘述以前,先來做一個應該要很簡單,人類卻一直為此相互攻伐的事情。一個統稱的稱謂而已,其實有人是魚肉就會有人當刀俎,少部分人的成功取決於大部分人的滅亡,弱肉強食的定理而已。從最初的華夏子民、中國人;到兩蔣時代為了區分共產黨與國民黨,而彼此稱彼此是異端;李登輝、陳水扁時代為了彰顯自己乃為一土生土長的「蕃薯仔」,也為了博得同為蕃薯的青睞,開始將「台灣人」獨立放大化。而這些種種所付出的代價,便是分化種族、分裂意志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在此只是篇影片介紹,不贅了。
  中國一詞在《尚書》:「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懌先後迷民,用懌先王受命。己若茲監,惟曰欲至于萬年,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禮記》:「今之大夫,交政於中國;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 」《史記》:「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生子大業…生大費…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等古書都記載得很詳細了,不知道哪位知識份子在查詢以前就斷言「中國」只是孫文的發明?是以我認為,更大膽立論,「中國人」在目前為止只是一個統稱性的種族名詞,就像中古世紀以至於近現代西方文學中,對東方中國古王朝就稱呼過大秦、契丹等(在此非學術討論,故簡)。而「中國」一詞我認為一種對於解構時間觀念的地理名稱─當我們想稱呼唐宋明三代事務,便以中國稱之,此故。
  
  而我為何要發布此一影片?如果只是為了挑起民族仇恨,那古往今來在中國四周的所有國家、族群、部落都也需要「壯志饑餐華虜肉,笑談渴飲中國血!」了。《漢書‧張騫李廣利列傳》載:「(武帝)太初元年,以(李)廣利為貳師將軍,發屬國六千騎及郡國惡少年數萬人以往。…。至輪台,輪台不下,攻數日,屠之。」便是一例。凡是中國歷代,甚至西方也一樣,只要是稍微強盛的帝國都會侵略(史書常講「收服」之類的動詞)鄰近的小國,降者藩屬,抗者屠殺。(蒙古帝國縱橫東西,樹敵豈非最多?)甚至同族、同宗、同姓彼此的屠殺也是擢髮難數。《後漢書‧陶謙列傳》載:「(漢獻帝)初平四年,太祖(曹操)征(陶)謙,攻拔十餘城,至彭城大戰。謙兵敗走,死者萬數,泗水為之不流。」此與《三國志‧魏書‧武帝本記》相呼應:「還過郯,(陶)謙將曹豹與劉備屯郯東,要太祖(曹操)。太祖擊破之,遂攻拔襄賁,所過多所殘戮。」便可知道當時在徐州、蘇州地帶是多麼的慘了。《三國志‧魏書‧武帝本記》說:「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漢相國參之後。」而《後漢書‧陶謙列傳》曰:「陶謙字恭祖,丹陽人也。」根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的說明,沛國譙在今天的安徽省亳州縣;而丹陽在今天的安徽省當涂縣,這樣難道亳州縣人要開始仇恨當涂縣人嗎?
  因此我認為民族的仇恨只是其次,最重要的只是想讓為數不少在居台灣島的中國人了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尤其小弟還曾經聞見學歷史學專業的學生不瞭解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們究竟在憤怒什麼?我認為甘願把自己成為歷史的被欺騙者,這是可悲的,法國布洛克在《史家的技藝》一書中就為歷史學下過定義:「歷史是一門追查詐欺背後之詐欺者的學問。」而我也認為歷史學絕對並非只是學術殿堂上供給少數人埋頭苦幹的學問,它就像法律學、經濟學一樣,不懂只會令自己成為被蒙蔽的可憐箭靶,被殘害的對象,上述我提到的那些「被屠殺者」。

  裡面有提到關於「以德報怨」的問題,其實我認為那是待考的,究其所以,在蔣介石與毛澤東的政治利益與鬥爭上討論是比較合理的。在此與內容無關就不贅了。


  最後強調在此並非學術討論,僅是個人自見,如有絲毫問題還懇求路過的專業研究者見諒並提出批判,今後可能為為此作一論文詳加敘述。


      96/04/13



在每個角落都有個獨到的觀點,在此只收找一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楚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